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的解释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夜坐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的解释

宋·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洲。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秋。

青灯人语少,白发夜愁多。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朝代:南宋末年至元初

作者简介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次年“勤王”至临安,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拒降,谱写《正气歌》,崖山之战后,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元朝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宁死不屈,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译文

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枫叶林中的小路,细雨洒落在开满蓼花的沙洲。

归雁栖息在江面,构成一幅宁静的夜景,秋夜的蟋蟀在四壁间发出凄凉的鸣声。

青灯下人声稀少,白发的我愁绪万千。

高空中木叶随风飘荡,仿佛白日里星辰从天空中坠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坐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中“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木叶高挂天际、星辰仿佛坠落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抗元斗争失败后,被囚禁期间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前两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凄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则以夸张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文天祥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并囚禁期间,当时,文天祥已经失去了抗元的希望,身处囚牢之中,内心充满了愁苦与孤独,他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文天祥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体现了南宋末年民族危亡之际,广大爱国志士的共同心声。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