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混沌难分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的意思及出处

唐·吕岩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

水不西归月暂满,人间何物得长存。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被尊称为“吕祖”、“纯阳祖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也是道教八仙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后世尊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吕洞宾的诗作多涉及道教思想,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译文

在宇宙混沌未分之时,万物之间并无亲疏之分,事理也难以分辨清楚,水不会向西倒流,月亮也有圆缺之时,人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够永恒存在呢?

释义

洪蒙未判:指宇宙混沌未分的状态。

绝疏亲:指万物之间在混沌状态下并无亲疏之分。

事理难分:在混沌状态下,事理也难以分辨。

水不西归:水不会向西倒流,比喻事物有其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月暂满:月亮有圆缺之时,比喻世间万物皆有生灭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宇宙混沌未分的状态为背景,探讨了世间万物的亲疏、事理以及永恒与变化的问题,首句“洪蒙未判绝疏亲”描绘了宇宙混沌未分的状态,暗示了万物在初始状态下并无亲疏之分,次句“毕竟难将事理分”则进一步指出,在混沌状态下,事理也难以分辨清楚,后两句“水不西归月暂满,人间何物得长存”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生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之物的观点。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它通过对宇宙混沌状态的描绘和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思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变化无常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诗作多涉及道教思想,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对宇宙、人生和道教思想进行深刻思考后的产物,通过描绘宇宙混沌未分的状态和世间万物的变化,吕洞宾试图传达出道教关于宇宙、人生和自然的哲学观点,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吕洞宾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认识。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