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湖光洗得秋容净,争奈江南雁又飞。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秋思

湖光洗得秋容净,争奈江南雁又飞。全诗是什么?

宋·范仲淹

湖光洗得秋容净,争奈江南雁又飞。

何处关山无此景,只愁归路隔烟霏。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生于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墉之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直进谏,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职,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将秋天的景色洗涤得更加明净,但无奈的是,江南的大雁又开始向南飞去,这世间哪里没有这样美丽的关山景色呢?只是我担忧归家的路途被烟雾笼罩,难以看清前方的道路。

释义

首句“湖光洗得秋容净”描绘了秋天湖面波光粼粼、景色清新的画面;次句“争奈江南雁又飞”则通过大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在即的无奈与感慨;第三句“何处关山无此景”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美好景色的普遍性;末句“只愁归路隔烟霏”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即归家之路被烟雾笼罩,象征着前途未卜的迷茫与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与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归家之路的忧虑,诗中“湖光洗得秋容净”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湖面的美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争奈江南雁又飞”则通过大雁南飞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后两句则以反问与直抒胸臆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归家之路的忧虑与迷茫,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仲淹仕途不顺、身处异乡之时,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与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归家之路的忧虑,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在仕途不顺、身处异乡的背景下,这首诗无疑成为了范仲淹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湖光洗得秋容净,争奈江南雁又飞。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