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9)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古剑篇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的意思及出处

唐·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虎啸龙吟凌霄汉,潜鱼跃鸟飞盘桓。

试将三尺为君寿,愿君长咏剑篇言。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

几回平寇乱,忽尔遏飞传。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原诗中“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并非连续出现在一起,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提炼并置于结尾,以突出关键词,这两句诗是对古剑精神的一种概括和升华,可视为对全诗主题的提炼。)

作者简介

郭震,字元振,唐代将领、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河东郭氏,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右武卫兵曹参军、通泉尉等职,后因参与平定皇室内乱有功,累迁右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封代国公,郭震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采飞扬,其诗作多抒发豪情壮志,风格雄浑奔放。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你不见昆吾山炼铁火焰飞腾,红光紫气映照天空多么灿烂。

工匠们精心冶炼了多少年,才铸成这把龙泉宝剑名扬人间。

龙泉剑色如霜雪般明亮,工匠们惊叹它的神奇与绝妙。

琉璃玉匣中盛开着莲花,金环上镂刻着精美的图案映照着明月。

……

我所感叹的是,我的肝胆如同这把雪亮的古剑一样忠诚无畏,

多少次平定寇乱,忽然间又要去阻止紧急的传诏。

释义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诚无畏、勇于担当的精神的赞美,诗人将自己的肝胆比作雪亮的古剑,既体现了自己内心的坚定与纯洁,又暗示了自己在平定寇乱、保卫国家方面的英勇与无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泉宝剑的铸造过程、外观特征以及它所经历的传奇故事,赞美了宝剑的神奇与绝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忠诚、勇敢、无畏精神的赞美与向往,特别是“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这两句诗,更是将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宝剑的特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郭震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作为一位将领和政治家,郭震亲身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风波,对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创作这首诗时,不仅是在赞美宝剑的神奇与绝妙,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忠诚、勇敢、无畏精神的赞美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郭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所嗟肝与胆,雪亮一古剑。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