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的解释

9个月前 (12-29)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的解释

题萱桂堂

宋·李吕

萱堂积庆宜家旺,桂苑流芳绕画梁。

于门瑞蔼佳气聚,满堂春色自天光。

作者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号澹轩,南宋邵武军光泽(今属福建)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卒于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六十一岁,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官沅州(治所在今湖南芷江)知府、礼部员外郎,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李礼部墓志铭》,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澹轩集》八卷。

译文

萱草堂前积聚着吉祥与喜庆,使得家庭兴旺;桂花苑里香气四溢,环绕着彩绘的屋梁,家门之中瑞气蔼然,美好的气息汇聚一堂,满屋子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仿佛自然之光从天而降。

释义

“萱堂积庆”意指家中长辈(特别是母亲)的德行与福泽深厚,为家庭带来了长久的吉祥与繁荣。“桂苑流芳”则借桂花之香象征家族的美名与才华流传久远。“于门瑞蔼佳气聚”描绘了家门之中充满祥和与美好的气息,预示着家族的兴旺发达。“满堂春色自天光”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比喻家族内部的和谐与繁荣,仿佛这一切都是上天赐予的恩赐。

赏析

这首诗以“萱堂积庆”和“桂苑流芳”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传统意象来赞美家族的福泽与美名,萱草和桂花在中国文化中都是吉祥的象征,前者代表母亲的慈爱与家庭的和谐,后者则象征才华与美德的流传,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家族内部的和谐与繁荣,还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于门瑞蔼佳气聚”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吉祥与美好的氛围,诗人用“瑞蔼”和“佳气”来形容家门之中的气息,既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和谐与团结,又预示着家族的兴旺发达,而“满堂春色自天光”一句,则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比喻家族内部的繁荣与和谐,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如家族庆典、节日或纪念日)为赞美家族福泽与美名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萱草堂前的吉祥与桂花苑里的香气四溢,诗人表达了对家族长辈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祝愿,在宋代,家族观念深入人心,诗人通过这首诗来弘扬家族文化、传承家族精神,也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体现。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