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杂诗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上一句是什么?

魏晋:曹植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子无重怨,世路今悠悠。

回驾观故乡,惨怆伤我怀。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

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汉湄。

流涕洒衣袂,拂涕起长叹。

徘徊不能去,伫立以涕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曹植自幼颖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综览,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植随父迁徙到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此后随军征战四方,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造铜雀台,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曹操曾几度欲立曹植为嗣,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嗣之争中胜出,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立为魏世子,三国曹魏太和三年(229年)4月13日(公历5月11日),曹植逝世于陈郡,享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译文

远游将要去何方,吴国与我结怨仇。

请你不要怨恨重,世路漫漫无尽头。

调转车头望故乡,心中凄惨又悲伤。

叹息将去怎么办,上天与我意相违。

离家已经千余里,自己总是又饥又渴。

寒冷的夜晚站在清冷的庭院,抬头仰望着银河的边际。

泪水洒满了衣袖,擦去泪水又发出长长的叹息。

来来回回不能离去,伫立在那里泪水不停地滴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远游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离家千里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离家千里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更通过“渴饥”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痛苦,诗人通过“回驾观故乡”、“流涕洒衣袂”等动作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曹植被贬谪之后,他因受到曹丕的猜忌和排挤,被贬为安乡侯,后又改封鄄城侯,在贬谪期间,曹植深感孤独和凄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述自己远游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也反映了曹植在政治上的失意和无奈,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