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凤凰来仪》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世民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翔云飘凤辇,煜日映龙旗。

羽卫参差绕,鸾歌远近随。

仙吹迎宸曲,霓裳拂御衣。

作者简介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他少年从军,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即位后,他实行一系列开明的治国政策,如纳谏、用人、军事、经济、文化等,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李世民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其政治抱负和治国理念,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译文

是谁在吹奏着箫韶这美妙的乐章,和谐的音乐召唤来了凤凰的仪仗。

祥云缭绕中,凤凰辇车缓缓飞翔,明亮的日光映照着龙旗飘扬。

羽林军和仪仗队错落有致地环绕,鸾鸟的歌声在远近之间回荡。

仙乐飘飘迎接皇帝的乐章,霓裳羽衣轻拂过御袍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盛大的场面,通过箫韶乐声召唤凤凰来仪的意象,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神圣,诗中“翔云”、“煜日”、“羽卫”、“鸾歌”等词语,共同构建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皇权至上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朝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严,诗人通过“箫韶乐”和“和声”的描绘,不仅表现了音乐的和谐之美,更寓意着皇权的正统与神圣。“翔云”、“煜日”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神秘氛围,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宫廷应制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用于描绘宫廷庆典或皇帝出行的盛况,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治国才能的皇帝,李世民非常注重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他亲自参与诗歌创作,并鼓励臣下献诗颂扬,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朝宫廷文化的繁荣,也体现了李世民对皇权正统和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与期待,通过诗歌的描绘,也展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