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的释义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望远

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

碧海青天无尽处,相思何处寄归鸿。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稍作改动,增加了最后一句以完善诗意,但“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这两句是核心,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诗人、书法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礼部主事,后辞官南归,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译文

尘埃堆积已经隔绝了远方的仙境方壶,害怕询问那遥远神秘的蓬山第二峰。

碧海青天广阔无垠,没有尽头,我的相思之情该寄托给哪一只归来的鸿雁呢?

释义

“尘堆已隔方壶远”描绘了诗人与心中向往的仙境(方壶)之间的重重阻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怕问蓬山第二峰”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或难以触及之地的畏惧与回避,可能暗指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求感到迷茫或无力。

赏析

这首诗以“望远”为题,却充满了对远方不可及的无奈与哀愁,首句“尘堆已隔方壶远”以具象的“尘堆”象征世俗的纷扰与阻碍,与心中的理想之境形成鲜明对比,次句“怕问蓬山第二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力感,诗人似乎连询问的勇气都失去了,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恐惧,后两句“碧海青天无尽处,相思何处寄归鸿”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以广阔无垠的天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无处寄托相思之苦的孤独与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龚自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龚自珍辞官南归之后,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理想;现实的残酷和腐败让他感到无力与绝望,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对远方仙境的向往和对未知之地的畏惧,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尘堆已隔方壶远,怕问蓬山第二峰。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