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的解释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望钟山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的解释

唐·韦庄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

万古江山在,南朝旧迹存。

烟霞迷远近,云树识孤村。

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辕。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潮水汹涌澎湃,瓜步山渡口显得格外宽阔;山峰簇拥,秣陵(今南京)的地势显得尤为尊贵,万古不变的江山依旧存在,南朝时期的旧迹也依然留存,烟霞迷蒙,让人难以分辨远近;云树缭绕之中,隐约可见一个孤独的村庄,回首望向金陵(南京)的岸边,心中依依不舍,但车驾还是向北行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南京钟山及其周边景色的壮丽景象,同时寄托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联“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以自然景色开篇,展现了江水的壮阔和山峰的雄伟;颔联“万古江山在,南朝旧迹存”则转入历史沉思,表达了对江山永恒、历史变迁的感慨;颈联“烟霞迷远近,云树识孤村”再次回到眼前景色,通过烟霞和云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尾联“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辕”则表达了诗人对南京的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首联和颔联通过对比自然景色的永恒和历史遗迹的留存,突出了江山的万古不变和历史的变迁无常,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眼前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尾联则通过诗人的回首和留恋,表达了对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深厚感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意识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韦庄在游历南京时所作,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和悠久的历史遗迹,他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意识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