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夜谈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

壮志未酬身已老,故人零落梦频惊。

空庭月落孤灯暗,古寺钟鸣万籁寒。

回首前尘如梦影,唯将心事付流年。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后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曾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主张“我手写我口”,强调诗歌应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他的作品在晚清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夜晚谈论起往事不禁六次长叹,年老之后愈发觉得我们这些人有七重不堪,壮志未酬人已老去,老朋友也一个个离世,梦中时常惊醒,空旷的庭院中月亮落下,孤灯昏暗,古寺的钟声响起,万籁俱寂,寒意袭人,回首往事如同梦幻一般,只能将心中的事情交付给流逝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夜谈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故人零落的哀悼,诗中“六太息”和“七不堪”是夸张的表达,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通过描绘空庭月落、孤灯暗淡、古寺钟鸣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夜谈往事,将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诗中“壮志未酬身已老”一句,尤为感人,它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命运,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此时他已历经沧桑,饱尝人生酸甜苦辣,在晚清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晚年时期,他常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