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的释义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湘水吟

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的释义

唐·齐己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藻荇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多。

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齐己(约863年—约937年),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僧,字得生,俗姓胡,名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齐己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是一位颇负盛名、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风古朴,意境深远,在唐代诗坛中占有重要地位,齐己一生勤奋好学,著作颇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等传世。

译文

猿猴哀愁,鱼儿跳跃,湘水翻腾起层层波浪,自古以来这里就流传着汨罗江的传说,盘中摆满了藻荇,却无处祭奠屈原,只能听到渔父在船头敲打着船舷唱着歌,屈原的冤魂永远存在,楚地的风俗至今仍然很多,试问那报答恩情的地方,每天清晨都传来诵经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的景色和屈原的传说,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以身殉国的敬仰之情,诗中“猿愁鱼踊”描绘了湘水的凄凉景象,与屈原的遭遇相呼应;“藻荇满盘无处奠”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无法祭奠的遗憾;“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则暗示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通过诵经来报答他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湘水景色和屈原传说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猿愁鱼踊”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与屈原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藻荇满盘无处奠”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对屈原无法祭奠的遗憾和惋惜,而“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则更是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推向了高潮,展现了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屈原的传说和湘水的景色密切相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他忠诚于国家,却因谗言被贬谪至汨罗江畔,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和忠诚,投江自尽,湘水作为屈原投江的地方,自然成为了人们纪念他的重要场所,齐己作为一位诗僧,对屈原的忠诚和遭遇深感敬仰和同情,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他也通过这首诗来呼吁人们铭记屈原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传承和发扬楚地的文化传统。

“为问酬恩地,朝朝梵诵声。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