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醉太平·夺泥燕口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下一句是什么?

元·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作者及朝代

此诗(实为元曲小令)作者为元代无名氏,由于历史原因,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的戏曲和散曲作品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而他们的名字往往未能流传下来。

作者简介

虽然具体作者不详,但元代无名氏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心声,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文人地位低下,这些都在无名氏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他们的作品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从燕子口中夺泥,从针头上削铁,从佛像面上刮金,细细搜求,在无中寻有,在鹌鹑的喉囊里找豌豆,从鹭鸶的腿上劈下精肉,从蚊子的腹内刳出脂油,真亏得老先生能下得了这样的毒手!

又从哪里传出金碗的消息,引得众人纷纷围观,看那玉山崩塌般的奢华景象。

释义

这首小令通过一系列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贪婪之人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的丑恶嘴脸,前几句通过“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等夸张的描述,形象地刻画了贪婪者的贪婪程度;后两句则通过“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的描绘,进一步揭示了贪婪者为了追逐名利而引发的社会乱象。

赏析

这首小令以夸张的手法、生动的语言,深刻揭示了贪婪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面,作者通过一系列看似荒诞不经的比喻,将贪婪者的贪婪程度推向了极致,使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贪婪带来的危害,这首小令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人民对贪婪者的深恶痛绝。

创作背景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他们往往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争,这首小令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人民对贪婪者的深恶痛绝,这首小令也体现了元代文学中讽刺和批判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