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上一句是什么?

山居夜静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夜静人初定,山空鸟自喧。

寒林藏宿雾,远岫带斜曛。

此景谁能识,孤云与我群。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曾任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晚年往来长安洛阳间,因谒见唐文宗时吟出“僧推月下门”一句,被韩愈建议改为“僧敲月下门”而闻名于世,后世遂称他为“推敲诗人”,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风格清奇僻苦,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译文

松林间的风声仿佛在为幽静的夜晚伴奏,水波上的月光轻轻摇曳,如同舞动的文字,夜深人静之时,山中的人们都已安定下来,而鸟儿却在空旷的山林中自由鸣叫,寒冷的树林中藏着夜晚的雾气,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余晖中若隐若现,这样的景色谁能真正懂得欣赏呢?只有那孤云与我为伴,共同领略这山居的静谧与美好。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山居夜晚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首联“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以松风、波月等自然元素为笔,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颔联“夜静人初定,山空鸟自喧”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山居夜晚的静谧与鸟鸣的生动,颈联“寒林藏宿雾,远岫带斜曛”继续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山林的幽深与山峰的朦胧美,尾联“此景谁能识,孤云与我群”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赏与孤傲之情。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松风、波月、夜静、鸟鸣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夜静人初定”与“山空鸟自喧”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山居夜晚的静谧与生动,诗人还通过“寒林藏宿雾,远岫带斜曛”等诗句,展现了山林的幽深与山峰的朦胧美,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意,尾联“此景谁能识,孤云与我群”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赏与孤傲之情,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热爱自然,向往山林生活,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本诗《山居夜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夜晚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