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枉费光阴惊老大,略无治行愧循良。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勉谕儿辈

枉费光阴惊老大,略无治行愧循良。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周希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

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起早挂晚,莫耍懒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谆谆教诲,循循善诱;

枉费光阴惊老大,略无治行愧循良。

作者简介

周希陶,清代学者,字仲鲁,一字竹头,号丹溪,湖南祁阳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他学识渊博,精研理学,并致力于教育,曾编纂《增广贤文》等蒙学读物,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著有《重订增广》及《家训》等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思想。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不要白白浪费光阴,等到年老时才惊觉时光已逝;

若是没有一点政绩作为,真是愧对那些循规蹈矩、品德高尚的官员。

释义

“枉费光阴惊老大”:意指不要虚度光阴,等到年老时才后悔没有珍惜时间。

“略无治行愧循良”:指如果没有什么政绩或作为,会感到愧对那些遵循正道、品德优良的官员。

赏析

这两句诗是周希陶在其家训中对后辈的谆谆教诲,充满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个人品德、政绩的追求,首句“枉费光阴惊老大”,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告诫后人要珍惜时间,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莫及,次句“略无治行愧循良”,则是对个人品德和政绩的严格要求,鼓励后辈要有所作为,不负韶华,不负良臣之名。

这两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作者对后辈的深切期望,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思想,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使读者在品味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创作背景

周希陶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的时代,他深知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他致力于教育事业,编纂了多部蒙学读物,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首《勉谕儿辈》便是他在教育后辈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所写下的一篇家训,通过这篇家训,他希望能够引导后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枉费光阴惊老大,略无治行愧循良。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