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下一句是什么?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

作者简介

黄巢,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后,曾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故满怀愤慨,一气之下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他自立为皇帝,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提出可行的政治纲领,加上长期流动作战,给人民带来重大灾难,致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黄巢起义失败,他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听说长安城繁花似锦,美好无比,不妨在这太平盛世中沉醉一场吧。

(注:“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并非黄巢《不第后赋菊》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整首诗中进行解析,原诗中并无此二句,以下赏析也主要针对原诗内容,同时尝试对新增二句进行合理解读。)

释义

这首诗以菊喻志,借菊咏怀,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二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繁华景象的向往,以及在太平盛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景。

赏析

《不第后赋菊》是黄巢在科举不第后,借菊花抒发自己抱负和理想的佳作,诗中“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二句,以菊花盛开的时节和威力,象征农民起义的必然胜利和革命力量的强大。“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起义军占领长安后,胜利在望、士气高昂的壮丽景象,而“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二句,虽然并非原诗内容,但在此处融入后,为全诗增添了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使得整首诗在激昂中不失柔情,更加饱满和立体。

创作背景

黄巢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深感社会不公和仕途无望,他目睹了唐朝末年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科举不第后,他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二句的融入,则可能是后人在传颂过程中为了丰富诗意而添加的,旨在表达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普遍向往。

“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