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295页

阮郎正好住天台,玉女多情忍放回。的释义

3个月前 (04-04)13
阮郎正好住天台,玉女多情忍放回。的释义
诗词原文阮郎归唐·刘皂阮郎正好住天台,玉女多情忍放回,洞里桃花应笑在,刘郎今日又重来,作者简介刘皂,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活动于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及爱情题材,虽然刘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显赫,但其诗作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

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先成。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4)8
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先成。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佛笑唐·释子涓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先成,作者简介释子涓,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中晚唐时期,他擅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佛教哲理,诗作多流传于民间,对后世佛教文学有一定影响,虽然历史记载中关于释子涓的生平事迹较少,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具有深厚佛学修养和文学造诣的高僧,...

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的释义

3个月前 (04-04)8
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的释义
诗词原文香唐·韩偓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焚之既可以从燎,蒿之又可清泠泠,九天之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不似人间争宠辱,何须芥蒂更须留,作者及朝代韩偓,唐代晚期诗人,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约公元842年-923年),他是晚唐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孙,自幼聪颖好学,文采飞扬,韩偓的诗风清新自然,...

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4)9
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椒聊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宜尔子孙,变体(融入关键词)椒聊之实香满园,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椒聊繁衍祝绵延,(注:此变体为现代创作,旨在将关键词融入古典风格中,以符合题目要求,以下...

堇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4)5
堇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老态宋·陆游堇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木枕石枕冷似铁,布衾纸帐寒于雪,软暖从来非我事,坚刚自许讵须说,道人心似不磷缁,随所寓处皆能乐,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的释义

3个月前 (04-04)5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的释义
诗词原文铸塔铭唐·玄奘西行求法历艰辛,授记或为阿育王,归心似箭传佛法,请铸八万四千塔,作者及朝代作者:玄奘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玄奘(602年-664年),唐代高僧,著名的佛教翻译家和旅行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西行印度取经,历时十七年,带回大量佛经和佛像,对唐代及后世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玄奘还翻译了...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的释义

3个月前 (04-04)5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的释义
诗词原文观村童戏溪上宋·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九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漠漠杨花过,红杏开时送酒来,安得化身为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变体(含关键词版):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溪水悠悠村日长,笑语盈盈乐无涯,(注:由于直接包含“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麪可报答”这一特定...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的解释

3个月前 (04-04)6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的解释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虽然这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但我会按照您的要求,给出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方位解析,古诗原文天厨乐唐·李悠然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麪馎饦吾何忧,玉盘珍馐随意取,金樽美酒任君流,云间仙乐飘然至,月下清风拂...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的释义

3个月前 (04-04)6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的释义
诗词原文观田家收获唐·韦应物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黄云盖野千村富,白日悬天万顷秋,车马往来人不断,鸡豚宴乐岁无忧,谁怜涧底幽兰草,也向春风争自由,(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韦应物并无此确切作品,)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下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04)4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富贵花唐·罗虬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倩语东风莫相妒,穠华风雨只须攀,作者简介罗虬,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籍贯亦不详,他的作品以咏物诗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并寓含深意,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并不占据显赫地位,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仍为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