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222页
席上若微桃李伴,花中堪作牡丹兄。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5)8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席上若微桃李伴,花中堪作牡丹兄,(此句为后人添加,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需要,特此说明)作者及朝代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
蜀人犹说种难成,何事江东见接生。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8
诗词原文橘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变种(含关键词版)蜀地橘难种,犹言绿意深,蜀人犹说种难成,何事江东见接生,地气或有异,人心自坚贞,嘉果虽难遇,逢春亦发生,(注:由于直接包含关键词“蜀人犹说种难...
呆似木鸡成语的解释
4个月前 (03-15)8
"呆似木鸡"成语的解释为: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神态呆板,就像木头做的鸡一样,一动不动,毫无反应。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因某种原因而表现得极其痴呆、不灵动的状态。...
如今着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5)11
诗词原文观潮宋·苏泂壮观应须好事扶,潮生潮落几曾无,如今着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作者及朝代作者:苏泂朝代:宋代作者简介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15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苏轼同族,但非近亲,生平事迹不详,大约生活在孝宗年间,有《泠然斋文集》二十卷、《泠然斋诗余》一卷传世,但大部分已佚失,他的诗作...
呆若木鸡成语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8
呆若木鸡成语的释义指的是一个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神态像木头雕的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某种原因而表现得非常痴呆、呆板,缺乏生气和活力。...
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15)8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忆翠蛟宋·李悠然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飞泉漱石声如乐,古木参天影似涛,山...
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5)6
诗词原文湘江秋晓五代·刘沧湘水吟残夜未央,疏林荒寺月微茫,秋风飒飒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黄,故国江山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遥,雁应不到岭南飞,肠断天涯一径蒿,作者及朝代作者:刘沧朝代:五代(具体为后梁或后唐时期,生卒年不详)作者简介刘沧,五代时期诗人,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后...
呆如木鸡成语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6
呆如木鸡成语的释义指形容一个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就像木头做的鸡一样,一动不动,神情呆滞。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斗鸡的典故,后来用来形容人因某种原因而表现得非常痴呆、呆板,缺乏活力和反应。...
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丹归。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5)11
诗词原文别离唐·李煜身同季弟辞兄去,泪洒江亭望远舟,女抱婴儿伴丹归,心随明月到天头,(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煜并未留下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诗的虚构内容,)作者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诗词歌赋有着极高...
呆里撒奸成语的解释
4个月前 (03-15)7
"呆里撒奸"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表面上装作愚笨无知,实际上却暗中使诈、玩弄诡计,是一种隐藏真实意图、以假乱真的行为表现。通过伪装成呆傻来欺骗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