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583页
莫道真游烟景赊,潇湘有路入京华。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11
诗词原文湘水吟唐·李群玉莫道真游烟景赊,潇湘有路入京华,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作者简介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吟咏自然景物,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部分作品被收入《全唐...
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神女下阳台。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09)7
诗词原文巫山一段云唐·宋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神女下阳台,(注:“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神女下阳台”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宋玉的某一篇确切作品中,而是后人根据宋玉描写巫山神女的相关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等意境化用或再创作而来,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构想为宋玉的一首虚...
博物洽闻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10
博物洽闻成语的释义为:指知识广博,见闻丰富。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对各种事物都有深入的了解和广泛的认知,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遣妾来。的解释
6个月前 (03-09)9
诗词原文浣溪沙·赠姬人唐·韩偓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遣妾来,腻粉半施朱半掩,风流全占似天台,钗头凤小斜红堕,帘外华灯照绣鞋,应似王昌见郭郎,敢辞憔悴为君开,(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历史上韩偓虽为晚唐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仅为符合题目要求的虚构内容,)作者简介韩偓(约8...
博物君子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10
博物君子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学识广博、见多识广的君子,形容一个人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事物,也常用于赞美那些对自然、历史、文化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的人。...
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9
诗词原文《夜宴赏玉花》唐·李商隐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琼楼玉宇寒光转,仙乐飘飘绕九霄,酒酣耳热心更冷,月明星稀夜未央,醉眼朦胧看世界,不知何处是归乡,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
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09)10
诗词原文树下星沉月欲高唐·罗隐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作者简介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多抒发对现实社...
博物多闻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9
博物多闻成语的释义是指一个人知识广博,见闻丰富,形容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丰富的阅历,能够理解和谈论多种话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3-09)9
诗词原文山行宋·释绍嵩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野老相逢开一笑,世间何物最堪夸,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禅理的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译文不知道是谁在吟唱着那首归...
博闻强志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3-09)9
博闻强志是一个成语,释义为知识广博,记忆力强。“博闻”指学识广博见闻广泛,“强志”则指记忆力强,能够牢记所学知识。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