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746页

描头画角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16
描头画角的解释
描头画角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通常指在描写人物或景物时,过分注重细节刻画,尤其是头部和角落等细微之处,以追求生动逼真的效果。这种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加细腻入微,但也可能因过于繁琐而失去整体感和重点。...

描神画鬼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15
描神画鬼的解释
描神画鬼的摘要:描神画鬼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指描绘神祇或鬼魂等超自然形象。这种创作往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以展现神秘、奇幻或恐怖的氛围,是文学、绘画、影视等艺术领域中常见的一种题材和表现手法。...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的释义

7个月前 (02-13)12
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的释义
诗词原文秋思唐·李商隐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秋色萧萧寒叶下,空山寂寂夜迢迢,霜飞月落梦初断,风起云飞思未消,遥望天涯何处是,归心一片似蓬蒿,(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13)12
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秋思唐·韦庄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几回欲寄相思字,何处玉箫吹一声,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

描龙绣凤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17
描龙绣凤的解释
描龙绣凤是指用描绘或刺绣的方式,在布料、绸缎或其他材料上呈现出龙和凤的图案。这种技艺常用于中国传统服饰、家居装饰和艺术品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和美好。描龙绣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

苗而不秀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12
苗而不秀的解释
苗而不秀的摘要:苗而不秀是一个成语,意指庄稼出了苗却没有抽穗开花,比喻人有好的资质或才能,但未能得到发展或未能充分展现出来,含有惋惜之意。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未能达到预期的发展或成就。...

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的释义

7个月前 (02-13)10
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的释义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赵文的《沁园春·问杜鹃》,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沁园春·问杜鹃》宋·赵文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鹤,犹记来时,正见花飞,已惊春尽,况闻说、路穷不死心犹危,况闻道、汉家陵阙,犹是年时,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镜里朱颜,都如...

面争庭论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13
面争庭论的解释
面争庭论是指当面直言相争,在朝廷上公开议论是非。它形容一种敢于在公开场合直接表达不同意见,进行争论和讨论的坦率、直言不讳的态度和行为,通常用于形容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或勇于表达观点的个体。...

淡伫乍持杯未浅,懒歌浑罢笑初收。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9
淡伫乍持杯未浅,懒歌浑罢笑初收。的解释
诗词原文浣溪沙·淡伫乍持杯未浅宋·晏几道淡伫乍持杯未浅,懒歌浑罢笑初收,晚云闲淡上高楼,双双金鹧鸪飞绕,谁人知此意悠悠,枕前残梦正依稀,作者及朝代作者:晏几道朝代:北宋作者简介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是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良好的文学素养,尤其擅长小令,词风婉约细...

面折庭争的解释

7个月前 (02-13)14
面折庭争的解释
面折庭争是指直言敢谏,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在朝廷上公开争论。它形容一种勇于表达不同意见、不畏权势的正直品质,常用于描述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时的情景,也适用于现代职场或社交场合中勇于表达观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