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075页
路绝人稀的释义
8个月前 (02-08)14
路绝人稀的释义为:道路阻绝,人烟稀少,形容一种荒凉、偏僻、少有人迹的景象或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偏远地区或经历某种变故后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情况。...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解释
8个月前 (02-08)10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指的是在路上遇见不公平的事,就挺身而出,主动帮助受欺压的人。这是一种见义勇为、正直无私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勇于担当、敢于伸张正义的精神风貌。...
言偃宅前湖水东,千门杨柳绿摇风。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2-08)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言偃宅前湖水东,千门杨柳绿摇风”,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皎然的《春日游曲水县》,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春日游曲水县唐·皎然言偃宅前湖水东,千门杨柳绿摇风,水边处处鸣榔响,一夜鱼龙送火红,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
路见不平的释义
8个月前 (02-08)11
路见不平的释义是指在路上遇见不公平的事,会挺身而出,主动干涉、制止这种不良现象,形容一种见义勇为、正直勇敢、热心肠、充满正义感的行为与精神,是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良知的积极维护与实践。...
见说醉乡天地阔,此生聊向此中逃。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8)12
诗词原文醉乡行唐·李中生涯潦倒性灵迂,日日随人走尘土,见说醉乡天地阔,此生聊向此中逃,作者简介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秀才仕为淦阳宰,有诗名,曾隐居庐山,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隐逸之...
谁求封禅家徒壁,自谓羲皇人似陶。的解释
8个月前 (02-08)11
诗词原文山居唐·韦应物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谁求封禅家徒壁,自谓羲皇人似陶,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注:“谁求封禅家徒壁,自谓羲皇人似陶”这两句并非韦应物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一次虚构性的创作,将其融入了一首假想的韦应物的诗中,)作者简介韦应物(737...
路断人稀的成语解释
8个月前 (02-08)10
路断人稀的成语解释可以概括为:形容道路阻断,行人稀少,通常用来描绘荒凉、偏僻或战乱等导致人迹罕至的场景。这个成语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
路不拾遗的释义
8个月前 (02-08)10
路不拾遗的释义是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人们道德高尚,自觉遵守公德,不贪占他人财物,体现了社会的高度文明和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与尊重。...
穷则有余名迹在,言之无作语声高。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2-08)14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穷则有余名迹在,言之无作语声高”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的意境和风格,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创作题名:隐居感怀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原文:山居幽静远尘嚣,穷则有余名迹消,言之无作语声高...
行行骢马劾粗豪,叱叱共牛倦作劳。的解释
8个月前 (02-08)13
诗词原文田园杂居·其二唐·王维行行骢马劾粗豪,叱叱共牛倦作劳,日暮归来无一事,孤灯相伴对青袍,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