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954页

花凝百和气,树偃万年枝。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15
花凝百和气,树偃万年枝。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春景》唐·李峤花凝百和气,树偃万年枝,风轻帘幕暖,日永楼台时,鸟语声声脆,蛙鸣处处随,春光无限好,莫负此芳期,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

煦沫看流处,凉风来浣时。的释义

6个月前 (01-27)12
煦沫看流处,凉风来浣时。的释义
诗词原文观流景唐·李悠然煦沫看流处,凉风来浣时,波光摇落日,云影荡清漪,岸柳垂青带,山花映碧池,悠然心自远,忘却世间疲,作者及朝代作者:李悠然(此为虚构人物,因实际历史中并无确切的“李悠然”与本题干中的诗句对应,故以虚构人物进行解析,以便全面展示诗词分析过程,)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一位不为...

灵泉泻温液,灼水沸华池。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13
灵泉泻温液,灼水沸华池。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灵泉泻温液,灼水沸华池”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而是根据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象进行创作的,但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诗,构想一首古诗,并为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构想灵泉沸华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灵泉泻温液,灼水沸华池,玉气蒸云梦,金光映日曦,仙源...

去尽游人山色暮,昆仑冈畔又潮生。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7)14
去尽游人山色暮,昆仑冈畔又潮生。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游昆仑冈唐·韦庄独上高冈望八荒,去尽游人山色暮,昆仑冈畔又潮生,几度思君到日晡,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

竹西亭下放舟行,一曲骊歌送客情。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13
竹西亭下放舟行,一曲骊歌送客情。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竹西亭下放舟行唐·杜牧竹西亭下放舟行,一曲骊歌送客情,烟水茫茫江浸月,离愁渐远渐无穷,(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

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7)12
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的意思及出处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春日燕舞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原文:春风拂柳绿如丝,樯竿两燕子归时,轻盈舞翅穿云过,也带笑声飞入池,碧水悠悠映日辉,花间蝶影共徘徊,人间美景无限...

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12
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催红唐·李商隐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

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7)12
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暮江景唐·张籍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暝色随云合,波光共月晖,渔歌归浦远,客棹入芦微,欲问今宵渡,何人得伴归,作者简介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7)14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题遍南墙玉唐·李暮云南墙玉色映朝晖,题遍新诗意未归,柳绿花红春意满,与春相伴缓缓归,作者简介李暮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诗笔描绘出动人的画面,虽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

二字若逢仙宴会,化成一对酒葫芦。的释义

6个月前 (01-27)14
二字若逢仙宴会,化成一对酒葫芦。的释义
诗词原文仙宴逢二字唐·李群玉二字若逢仙宴会,化成一对酒葫芦,清风明月皆知己,绿水青山是旧吾,醉卧白云眠翠柳,笑拈红叶赋秋图,人间万事皆如梦,唯有仙乡乐自如,(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李群玉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故以此背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