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045页
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的解释
6个月前 (01-26)12
诗词原文:《寄相思》唐·李暮云春风拂面柳丝长,细雨绵绵润心房,采花以寄君千里,聊慰相思忆故乡,作者简介:李暮云,唐代一位不太为后人所熟知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捕捉,李暮云擅长以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传达内心的情感波动,其诗作...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的解释
6个月前 (01-26)13
诗词原文隔江寄子瞻宋·苏辙江水悠悠自南去,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相隔一水间,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示例,实际历史上苏辙并未写过此诗,但风格上模拟了宋代诗词的特点,)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辙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辙(1039年-1112年...
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的解释
6个月前 (01-26)12
诗词原文秋蕊歌唐·李商隐秋来蕊开香满园,犹耐久看映朝暾,金风摇曳枝头舞,留以映秋水边痕,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6)12
诗词原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作者及朝代:汉·佚名(此诗作者不详,归于汉代无名氏作品)作者简介由于此诗作者佚名,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生平,但汉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乐府诗的兴起,使得这一时期的民间诗歌创...
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6)12
诗词原文牡丹唐·罗隐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作者及朝代作者:罗隐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罗隐(约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晚唐五代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6)13
诗词原文照镜唐·张籍衰鬓无端欲满霜,客人携酒与君觞,比来身更轻三日,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作者及朝代作者:张籍朝代:唐代作者简介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
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6)13
诗词原文秋日感怀朝代:唐代作者:李中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草木已凋零,山河犹寂寥,寒风吹落叶,孤雁叫长霄,愁思何处遣,独坐对清宵,作者简介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融合,李中的作品在当时...
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6)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这首诗出自南朝梁代诗人柳恽的《江南曲》,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诗词原文江南曲南朝·梁·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的解释
6个月前 (01-26)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我为您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面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叹吏道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青云难直上,白首易成空,奸佞频当道,忠良屡见讥,何时清四...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6)21
诗词原文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五唐·白居易自识元君后,未尝逢此人,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巨赂遗来宝,高辞答使臣,汉庭卿相尽,不若此州贫,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