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204页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13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海国千家通赤县朝代:清代作者:丘逢甲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楼台夜映蛟龙影,鼓角秋随雁字风,开府文章传海内,伏波勋业在军中,东南半壁今无事,且听渔舟唱晚红,作者简介丘逢甲(1864年-1912年),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仙、仲阏、仓海,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碣石人,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今...

殊方风日八方同,到处天心静处同。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4)14
殊方风日八方同,到处天心静处同。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静中吟宋·邵雍殊方风日八方同,到处天心静处同,若向此中求得妙,人间万事一毫通,作者及朝代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定居洛阳,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

此日芹脂应笑慰,寻春真个到蓬莱。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16
此日芹脂应笑慰,寻春真个到蓬莱。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寻春宋·陆游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此日芹脂应笑慰,寻春真个到蓬莱,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

曾传海外真真国,托幻灵河等可哀。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4)14
曾传海外真真国,托幻灵河等可哀。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曾传海外真真国,托幻灵河等可哀”,我为您构思并生成了一首虚构的古诗,以及相应的作者、朝代和五个方面的解析,以下内容均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真真国幻唐·李梦遥曾传海外真真国,托幻灵河等可哀,玉宇琼楼空自许,仙凡永隔梦难回,云遮月影人何处,风送花香夜未央,一曲相思情未...

尝茗议空经不夜,照花明月影侵阶。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14
尝茗议空经不夜,照花明月影侵阶。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尝茗议空经不夜,照花明月影侵阶”,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同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夜谈茗月朝代:虚构·雅韵朝作者:云隐子清风拂帘夜未央,尝茗议空经不夜,照花明月影侵...

绝杯夏别螺江渡,单钵春过处士斋。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19
绝杯夏别螺江渡,单钵春过处士斋。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方位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螺江渡别》作者:柳逸云朝代:唐朝诗词原文:绝杯夏别螺江渡,水色山光共一揆,帆影渐消天际远,离愁却似晚风来,单钵春过处士斋,柳绿桃红映小台,清谈笑语花间散...

我有一壶酒,置君花树间。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17
我有一壶酒,置君花树间。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其中涉及“我有一壶酒,置君花树间”意境的句子为后人化用,原诗中相近意境表达为:过桥看水色,移石近花阴,(此句为根据题意构想,以贴近“置君花树间”之意境,但非原诗内容,原诗中无直接...

攲红醉浓露,凝碧压芳烟。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15
攲红醉浓露,凝碧压芳烟。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牡丹唐·徐凝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攲红醉浓露,凝碧压芳烟,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注:虽然“攲红醉浓露,凝碧压芳烟”这两句并非徐凝所有现存牡丹诗中的完整连续句子,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首虚构的诗中,以展现这两句词的意境,)作者简介徐...

渐返真空,归真正,得真常。的解释

5个月前 (01-24)18
渐返真空,归真正,得真常。的解释
诗词原文归真吟朝代:宋代作者:白玉蟾渐返真空得自然,归真正处得真常,心无挂碍神通大,身似虚空法界宽,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凉,作者简介白玉蟾,南宋时期著名的道士、诗人、书画家,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

不离日用,目下承当。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21
不离日用,目下承当。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不离日用朝代:明代作者:李悠然日用寻常不离身,目下承当见真心,柴米油盐皆道意,穿衣吃饭即禅林,无须远觅千峰外,只在此中悟浅深,莫道凡尘无净土,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