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533页
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的释义
6个月前 (01-20)18
诗词原文《仙游曲》唐·李峤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仙乐飘云外,神光映日边,楼台凌碧汉,花木映苍烟,欲访蓬莱境,须乘一叶船,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
鸿断鱼沉的释义
6个月前 (01-20)18
"鸿断鱼沉"的摘要为:该成语形容书信断绝,音信杳无,也比喻难以寻觅的踪迹或难以得到的音讯。“鸿”指大雁,古时常用以传递书信;“鱼”则常指藏于鱼腹中的书信,整体表达了一种隔绝与失落之感。...
鸿都买第的成语解释
6个月前 (01-20)18
鸿都买第的成语解释摘要:鸿都买第指东汉时期,以钱财贿赂宦官从而在鸿都门下获得官位的做法,后来泛指花钱买官的行为。该成语源于历史故事,具有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官职的人。...
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的解释
6个月前 (01-20)18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方位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思金楼玉钤朝代:唐代作者:李梦逸原文: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云深仙路远,月冷洞天寒,鹤舞千年树,龙吟万古泉,何时能至此,一访洞中仙,作者简介:李梦逸,唐...
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0)17
诗词原文照镜唐·张若虚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容颜随日改,愁思逐时添,昔日红颜在,今朝白发鲜,空余旧时月,曾照美人前,作者及朝代张若虚,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他的诗作以《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被誉为“以孤篇盖全唐”,张若虚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
鸿毳沉舟的解释
6个月前 (01-20)16
鸿毳沉舟的摘要:鸿毳沉舟是一个成语,意指大雁的毛虽轻,但聚集起来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事物积多亦能产生巨大力量或造成严重后果,常用于警示人们不要忽视小问题或小错误的积累。...
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的解释
6个月前 (01-20)16
诗词原文: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浮生若梦短,世事如云烟,白发催年老,青山伴日眠,闲来观流水,静坐悟尘缘,作者及朝代:此诗名为《岁月感怀》,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悠然,李悠然,字静远,明代末年著名隐士、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文传世,作品多抒发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作者简介:李悠然生...
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的解释
6个月前 (01-20)16
诗词原文杂诗唐·李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壮志随云去,空余岁月年,(注:“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并非直接出自李颀广为人知的某首具体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虚构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并围绕这一虚构内容进行解析,李颀的真实作品中虽无此句,但其诗歌...
鸿俦鹤侣的成语解释
6个月前 (01-20)15
鸿俦鹤侣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志同道合、品性高尚的人结伴而行或相聚在一起。“鸿”和“鹤”都是高洁、优雅的鸟类,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俦”和“侣”则表示同伴、伴侣,整体寓意着与优秀的人为伍。...
鸿笔丽藻的释义
6个月前 (01-20)18
鸿笔丽藻的释义为:形容诗赋书画的笔法既雄伟又华丽,多用来称赞诗文、书画的精美。“鸿笔”指大手笔,形容诗文气势雄伟;“丽藻”则指华丽的辞藻,形容诗文辞藻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