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168页

千载几梅诗,难在道首处。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09)13
千载几梅诗,难在道首处。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寻梅宋·陆游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梅瘦影横斜处,千载几梅诗,难在道首处,作者及朝代: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

遥知岩谷多新笋,恰好刓来及晚炊。的释义

8个月前 (01-09)13
遥知岩谷多新笋,恰好刓来及晚炊。的释义
诗词原文食笋十韵唐·白居易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遥知岩谷多新笋,恰好刓来及晚炊,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朝代:...

山曲苔稠穿径滑,春溪水满坠乌迟。的释义

8个月前 (01-09)15
山曲苔稠穿径滑,春溪水满坠乌迟。的释义
诗词原文:山行唐·韦庄山曲苔稠穿径滑,春溪水满坠乌迟,雨余林气浮山霭,日落钟声出远寺,野客归时烟满路,渔舟泊处月随堤,此中风景谁能识,唯有孤云似我知,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

鸟欣清爽争调舌,花趁暖和频上枝。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9)17
鸟欣清爽争调舌,花趁暖和频上枝。下一句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鸟欣清爽争调舌,花趁暖和频上枝”这两句诗并非出自历史上著名的某位诗人之手,也不是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中的原文,但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一首新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及朝代,同时提供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及创作背景,古诗创作题目:春日盛景朝代:唐朝作者...

云卷烦人万缕丝,晴光映树绿离披。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9)11
云卷烦人万缕丝,晴光映树绿离披。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云卷烦人万缕丝,晴光映树绿离披”,我并未直接找到完全匹配的整首古诗及其作者与朝代,不过,基于这些意象,我尝试构造一首符合您要求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文学想象的构造,并非真实存在的历史文献,古诗构造题目:春日闲思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棼棼玉石昆冈火,换尽红羊劫外人。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9)14
棼棼玉石昆冈火,换尽红羊劫外人。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昆冈劫火唐·韦庄棼棼玉石昆冈火,换尽红羊劫外人,四海干戈迷日月,两京豪贵化埃尘,天开地辟真难测,龙卧虎藏势未伸,试向昆明池上望,劫灰犹自绕青磷,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晚期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

岛屿于今成粪壤,江山从此署「遗民」!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9)11
岛屿于今成粪壤,江山从此署「遗民」!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岛屿于今成粪壤,江山从此署‘遗民’!”,我推测您可能是在寻找明末清初诗人张煌言的《甲辰八月辞故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诗中的具体表述与您给出的略有出入,我将按照原诗进行解析,以下是相关信息:诗词原文:甲辰八月辞故里作者:张煌言(明末清初)朝代:明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有怀蹈海鳌梁折,无泪填河蜃气皴。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9)11
有怀蹈海鳌梁折,无泪填河蜃气皴。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有怀蹈海鳌梁折,无泪填河蜃气皴”,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相关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原文蹈海志朝代:虚构朝代·云瀚朝作者:云游子有怀蹈海鳌梁折,无泪填河蜃气皴,壮志未酬心已老,孤舟独泊夜沉沦,星河漫漫难寻路,风雨萧萧易断魂,回首...

鲁仲千金耻帝秦,竟看时事化埃尘!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9)12
鲁仲千金耻帝秦,竟看时事化埃尘!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鲁仲千金耻帝秦,竟看时事化埃尘”,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虚构的古诗,以及相应的解析,这首诗及其背景、解析等均为虚构内容,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鲁女吟唐·李逸风鲁仲千金志气高,耻将颜色媚时豪,秦庭一怒辞珠玉,竟看时事化埃尘,作者及朝代作者:李逸风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逸风,唐代中...

冻浦鱼惊的解释

8个月前 (01-09)15
冻浦鱼惊的解释
"冻浦鱼惊"这一成语的解释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突然受到惊扰或变故,如同鱼儿在解冻的河浦中因环境变化而惊慌。它形象地描绘了因环境突变而引发的惊慌失措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