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501页
论茶供侍坐,看竹自从行。的释义
8个月前 (01-05)13
诗词原文山居唐·郑谷论茶供侍坐,看竹自从行,野客闲相访,柴门昼始扃,虫声移暗草,云影过新亭,更忆东岩下,松风满径清,作者简介郑谷,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工于作诗,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郑谷的诗风清新通俗,多写山水田园之景,抒发...
正忆春风帐,驱车过古城。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5)16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目前我所掌握的信息,“正忆春风帐,驱车过古城”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为了回应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一首新的古诗,并为其构想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背景信息,古诗创作题目:古城春行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原文:春风拂面意绵绵,正忆当年春风帐,...
多言恐怒来,急下扶吾筇。的释义
8个月前 (01-05)15
诗词原文山行宋·释绍嵩林深路欲迷,石险步难通,多言恐怒来,急下扶吾筇,鸟啼山更静,云起树朦胧,何处求仙药,此中即洞宫,作者简介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景色与禅意生活,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
兹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05)14
诗词原文石笋行唐·杜甫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东路泥沙尽,江底石笋犹嶙峋,风稜侵绝岸头路,水砭剥缺山腰坟,君看石笋欲成人,翕辟低昂如有神,乍疑龟背各负文,又似龙鳞皆半皴,兹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千峰万壑不可数,异石怪木相缠萦,作者及朝代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
定应出圣宅,山鬼閟其踪。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5)15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定应出圣宅,山鬼閟其踪”,我为您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到创作背景的全面解析,以下内容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山鬼隐圣宅唐·李悠然云深雾绕隐仙踪,古木参天蔽日空,定应出圣宅,山鬼閟其踪,夜月幽光映碧泉,松风阵阵伴鸣虫,人间何处寻仙境...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的解释
8个月前 (01-05)15
诗词原文咏史朝代:清代作者:袁枚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英雄多忌刻,豪杰少宽容,汉祖詈儒生,秦皇坑儒宗,唯余鲁仲连,谈笑却秦功,作者简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
自有此山来,来往赏憧憧。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05)14
诗词原文山行唐·杜牧自有此山来,来往赏憧憧,云深千嶂秀,水碧万峰雄,鸟语林间静,花香陌上通,何须寻胜境,此处即仙宫,(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杜牧并未写过此诗,以下解析均基于虚构内容,)作者简介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
壮哉天地间,伟观人所钟。的释义
8个月前 (01-05)19
诗词原文观潮宋·苏轼壮哉天地间,伟观人所钟,江潮涌澎湃,浪涌若山重,云涛连天际,风雷震耳聋,豪情冲霄汉,壮志荡心胸,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
万山左右卫,如阵复如墉。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5)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万山左右卫,如阵复如墉”,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以及相应的解析,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会按照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作者、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古诗原文万山行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万山左右卫,如阵复如墉,云绕峰峦起,风穿峡谷雄,征途多险阻,壮志...
江流过其下,渺渺去朝宗。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5)18
诗词原文咏江唐·杜甫江流过其下,渺渺去朝宗,日夜无停息,奔腾入海中,浪花飞四溅,水势浩无穷,远望如天际,令人心自雄,(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江流过其下,渺渺去朝宗”并非杜甫原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