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的解释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咏史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

英雄多忌刻,豪杰少宽容。

汉祖詈儒生,秦皇坑儒宗。

唯余鲁仲连,谈笑却秦功。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袁枚开始了他三十年的著书生涯。

译文

难道千百年来,就没有人拥有这样的心胸吗?

英雄往往多忌刻,豪杰也少有宽容之心。

汉高祖刘邦辱骂儒生,秦始皇坑杀儒士。

只有鲁仲连,谈笑间就使秦国退兵,立下大功。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一些英雄豪杰的狭隘心胸与鲁仲连的宽广胸怀,表达了作者对宽容、大度品质的赞美,首联提出疑问,引出主题;颔联和颈联列举历史事实,说明英雄豪杰往往缺乏宽容;尾联则以鲁仲连为例,赞扬其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在对比中凸显主题,通过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行为,如汉高祖刘邦辱骂儒生、秦始皇坑杀儒士等,来反衬鲁仲连的宽容与大度,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辩士,他以其卓越的口才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诗中通过对比,使鲁仲连的形象更加鲜明,也表达了作者对宽容、大度品质的赞美。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接受,它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袁枚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有关,在清代,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官场腐败、人心不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袁枚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呼吁人们学习鲁仲连的宽容与大度,以改善社会风气,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袁枚对历史上一些英雄豪杰狭隘心胸的批评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宽容、大度品质的赞美和对历史上一些英雄豪杰狭隘心胸的批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易于理解和接受,是一首值得欣赏的佳作。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