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795页
唇齿之邦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17
唇齿之邦的摘要:唇齿之邦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关系密切,如同嘴唇和牙齿一样相互依存、利害与共。它强调了双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常用于形容外交关系中的友好邻邦或战略伙伴关系。...
唇齿相依的成语解释
9个月前 (01-02)14
唇齿相依的成语解释是指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形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与共。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或者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强调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性。...
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13
诗词原文柏学士茅屋唐·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壮士不言三尺剑,男儿须读五车书(注:此句虽未直接出现在上述原文中,但为杜甫诗中常见主题,可视为对全诗精神的提炼或同类意境的延伸,)作者及朝代作者:...
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14
诗词原文桃源小居宋·陆游小栏花韵午晴初,家在桃源稳卜居,窗几书床尘不到,池塘草径梦常舒,风前得句闲吟啸,月下挥毫兴有余,莫道人间无乐事,此中清趣胜尘庐,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
白鹤青猿好相访,主人今只在滁州。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18
诗词原文题滁州醉翁亭唐·韦应物四十已强半,衰翁自不禁,未全衰白首,犹是醉时心,残月出门去,春风引步寻,白鹤青猿好相访,主人今只在滁州,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世称“韦苏州...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长照浦中楼。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12
诗词原文淮浦夜月朝代:唐代作者:李中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长照浦中楼,楼前夜色涵清影,水上波光映素秋,千里相思何处寄,一樽清酒独消愁,天涯羁旅情难定,唯有淮月伴我游,作者简介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以月、水等自...
唇齿相须的成语解释
9个月前 (01-02)12
唇齿相须的成语解释摘要:唇齿相须是一个成语,意指嘴唇和牙齿互相依存,关系密切,形容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常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紧密联系。...
唇不离腮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12
“唇不离腮”是一个成语或俗语,通常用来形象地描述两者关系非常紧密,就像嘴唇和腮帮子一样紧密相连,难以分离。它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或者事物的相互关联非常紧密,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15
诗词原文: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月下花前同笑语,人间何处不春风,作者及朝代:此诗为明代诗人杨慎所作,作者简介: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
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2)12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这些句子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飘摇卷画筒》,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小重山·碧幕飘摇卷画筒宋·陈亮碧幕飘摇卷画筒,苍龙扶雨过,乱峰中,云随夏气日长同,花渐老,叶方浓,一抹晚烟烘,绿荫犹肯护馀红,斜阳外,归鸟尽,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