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6872页
镜中忽忽老侵寻,政坐文穷自陆沉。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23
诗词原文病中思宋·陆游镜中忽忽老侵寻,政坐文穷自陆沉,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知音?空庭日暮鸟飞尽,穷巷时闻犬吠深,寂寞小窗灯影里,卧听寒雨滴疏林,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谁知憨俗汉,绍祖列传灯。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15
诗词原文憨俗汉唐·无名氏谁知憨俗汉,绍祖列传灯,朴质无华处,心存万古情,作者简介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大量杰出诗人,但也有一些优秀作品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导致作者不详,这些无名氏的作品,同样承载着唐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庾岭问南能,踏碓到三更。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12
诗词原文赠南禅客唐·刘长卿庾岭问南能,踏碓到三更,云开千嶂晓,月上万家明,新茗香且洁,故人情更清,相寻偶同宿,幽梦共闲行,作者及朝代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作者简介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避乱入江南,担任过多种官职,但仕途并...
传闻不如亲见的释义
9个月前 (01-01)18
传闻不如亲见的释义是指,道听途说或仅仅依据他人传达的信息往往不如自己亲眼所见来得真实可靠。这一观点强调了直接经验和第一手观察的重要性,认为个人通过亲身感知获得的信息更为准确和可信。...
传为笑谈的成语解释
9个月前 (01-01)11
"传为笑谈"这一成语的摘要为:指某事或某言论被广为流传,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或谈资,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该事或言论不切实际、荒谬可笑或不合时宜,常被用作警示他人勿犯类似错误的典故。...
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於君百未酬。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15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病中思》,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病中思宋·陆游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於君百未酬,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流,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
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1)14
诗词原文敛惠求营朝代:唐代作者:罗隐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俦,事去空余千载恨,愁来唯上百层楼,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罗隐并未创作过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作者简介罗隐,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生...
犹存尊足怜同病,不击虚舟任打头。的解释
9个月前 (01-01)12
诗词原文病中思唐·李商隐幽径草庵掩小扉,病身愁对落花飞,空庭日暮鸟声远,深院春寒柳色微,犹存尊足怜同病,不击虚舟任打头,独坐孤灯听夜雨,心如乱线待谁裁,(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1)14
诗词原文融州望乡唐·柳宗元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山川自古多奇胜,风月何曾识故侯,野旷人稀豺虎啸,江清月冷鹭鸥游,劳君远问南荒事,此日应知倦倚楼,(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柳宗元虽曾贬谪至柳州,但并无直接记录名为“融州望乡”的诗篇,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
传为笑柄的成语解释
9个月前 (01-01)12
传为笑柄的成语解释指的是某个事件或行为因其荒谬、愚蠢或不合时宜而被广泛传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谈论的话题,常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因不当言行而遭到公众的嘲笑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