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的解释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泽畔行吟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的解释

宋·陆游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

浊酒半壶人未醉,清风满袖梦初通。

年来万事皆如梦,老去千峰只似空。

却羡渔舟横笛处,此身元自是孤鸿。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湖泽之畔轻声吟诵,几次需要扶着竹杖以保持平衡,自嘲自己已是一个衰老秃顶的老头,半壶浊酒下肚人却未醉,清风拂面,衣袖飘飘,仿佛梦境初醒,近年来万事皆如梦幻泡影,年老体衰,看那些山峰也仿佛成了虚空,却羡慕那渔舟上横笛吹奏的渔人,自己本就如同一只孤独的鸿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他独自在湖泽边行走吟诗,身体已大不如前,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浊酒”、“清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仍不失高洁之志的情怀,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微吟泽畔几扶筇”开篇,既描绘了诗人晚年独行的画面,又暗示了其身体状况的衰弱。“自笑摧颓一秃翁”一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接受,中间两联通过“浊酒”、“清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虽处逆境但仍不失风骨的精神面貌,尾联则以“却羡渔舟横笛处,此身元自是孤鸿”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孤独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陆游晚年诗歌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流露出的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正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形象,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