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2)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杂诗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

敕勒川前胡风起,白狼山下汉旗空。

作者简介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早年仕于南朝梁,因出使西魏被扣留,后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信文学造诣深厚,被后人誉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诗作情感真挚,风格苍劲,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美人离开了黄初帝(指曹魏文帝曹丕),她的家族习俗竟与游牧民族相同,在敕勒川前胡风呼啸,白狼山下汉家旗帜已空无所有。

释义

“美人去事黄初帝”一句,借指某位女子(可能暗喻某位贵族或宫廷中的女性)离开了曹魏的宫廷,这里的“黄初帝”特指曹丕,因曹丕的年号为黄初。“家法乃与穹庐同”则表达了这位女子所在家族的风俗习惯,竟然与游牧民族(如匈奴等,穹庐为其居住之所)相似,暗示了文化的交融或家族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是庾信杂诗中的一节,通过描绘美人离去、家族习俗的变化以及边疆的景象,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相结合,展现了时代的沧桑与无奈,特别是“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两句,既表达了个人命运的波折,也隐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庾信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不断的时代,他自身也经历了从南朝梁到北周的转变,亲身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变迁,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正是基于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描绘美人离去、家族习俗的变化等具体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民族融合的复杂情感。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