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观棋有感

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局中敌手战犹酣,

坐观成败心自闲。

未敢恃才轻命数,

岂将俗理诘苍冥。

车驰马骤翻成悔,

电激星流莫可攀。

学道深知在行远,

不须惆怅怨空谈。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棋局中对手激战正酣,

我静坐旁观成败心中自得其闲。

不敢因为自己有才华就轻视命运的安排,

怎能用世俗的道理去追问苍天。

棋局中车马奔驰骤变可能带来悔恨,

电光星流般的棋艺高超难以企及。

学习道义深知在于实践远行,

不必因空谈而惆怅怨叹。

释义

这首诗通过观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联描述棋局中对手激战,而诗人则静坐旁观,心态闲适,颔联“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表达了诗人不因自己有才华而轻视命运,也不以世俗的道理去追问苍天的态度,颈联通过棋局中的变化,暗示了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捉摸的机遇,尾联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学习道义在于行远,而非空谈。

赏析

这首诗以观棋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颔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命运的敬畏和对世俗道理的超越,颈联通过棋局中的变化,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难以预测,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尾联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颔联的谦逊态度相呼应,形成了全诗的统一和完整。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人生的种种经历和变故,通过观棋这一日常活动,触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敬畏、对世俗道理的超越以及对实践的重视,这些思想都与他一生的经历和信仰紧密相连。

“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