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石缝松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上一句是什么?

唐·郑谷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

春不羡花争艳丽,冬宜留雪映青冥。

风前莫听高枝折,雨后应怜翠色盈。

莫道此中无傲骨,岁寒唯有此松青。

作者简介

郑谷,唐代著名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郑谷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七岁便能作诗,成年后,他四处游历,广交文友,诗名远播,郑谷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有“郑五绝”之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孤独的树根紧紧缠绕着岩石峭壁,在这仅有的一点土地上生长,真是福地洞天,春天,它不羡慕那些争艳斗丽的花朵;冬天,它则与白雪相映成趣,更显青翠,风大的时候,不要只听那高枝折断的声音;雨后,更应怜惜它那更加鲜亮的翠色,不要说这石缝中的松树没有傲骨,在岁寒之际,只有它还保持着青翠的颜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缝中生长的松树,赞美了其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首联“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直接点题,写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生命力的顽强,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品格,尾联则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石缝中的松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诗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松树的品格与人的品格相联系,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节奏明快,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郑谷在游历山水时,看到石缝中顽强生长的松树,有感而发而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品格,寄托了自己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