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阵阵凉。的释义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阵阵凉。的释义

山行遇雨

唐·张籍

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阵阵凉。

林叶滴声成夜雨,松梢送色入秋光。

空庭寂寞人归后,满地青苔伴月长。

野径花香何处觅,唯闻清响入云房。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中年便仕途坎坷,晚年尤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

译文

江面上云雾升腾,带来蒙蒙湿气;山雨即将来临,带来阵阵凉意,树林中的叶子在雨滴的敲打下发出声响,仿佛整夜都在下雨;松树的树梢在雨水的洗礼下更显秋色,空旷的庭院在人归后显得格外寂寞,满地的青苔在月光的照耀下静静生长,野间小路上的花香不知从何处寻觅,只能听到清脆的声响传入云中的房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遇到山雨的情景,首联写江云起、山雨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湿润、凉爽的氛围;颔联通过林叶滴声和松梢送色,进一步描绘了山雨的特点和秋日的景色;颈联则转向对空庭和青苔的描写,表现出雨后的寂静和荒凉;尾联以野径花香和清响入云房作结,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通过江云、山雨、林叶、松梢、空庭、青苔等意象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江云起处蒙蒙湿,可以象征着人生的迷茫和困惑;山雨来时阵阵凉,则可以象征着困难和挫折带来的清醒和成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山间行走时遇到山雨有感而发所作,当时,张籍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走进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山雨的到来,不仅给他带来了凉爽和舒适,也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阵阵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