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喜雨

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庄

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

三径就荒秋草合,一庭风雨夜灯开。

云移雉堞苍茫里,树隐龙宫缥缈间。

更喜桑麻俱饱煦,鸣鸠相唤乳雏回。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创作诗歌,乾宁元年(894年),再试及第,授校书郎,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前蜀宰相,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白头发的乡村老人在殷切期盼的地方,向西眺望,只见旌旗和铃铛在风中飘扬,带来了喜雨的消息,久已荒芜的三径小路被秋草覆盖,一场风雨之夜,家中的灯火被点亮,城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树木掩映下的龙宫显得缥缈神秘,更令人高兴的是,桑麻等农作物都得到了充足的雨水滋润,斑鸠在相互呼唤,带着幼雏回到了巢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老人在久旱之后盼来喜雨的喜悦心情,首句“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直接点题,表达了乡村老人对喜雨的殷切期盼和喜悦之情,接下来几句通过描绘乡村景象和农作物得到滋润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喜雨带来的欢乐氛围。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老人在久旱之后盼来喜雨的喜悦心情,诗中“白头乡老”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他殷切期盼喜雨的到来,当看到旌旗和铃铛在风中飘扬时,心中充满了喜悦,接下来几句对乡村景象的描绘也十分生动,如“三径就荒秋草合”、“一庭风雨夜灯开”等,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中还通过“云移雉堞苍茫里,树隐龙宫缥缈间”等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缥缈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和期盼,在久旱之后盼来喜雨时,他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喜雨》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对百姓的关切,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

“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