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4)诗词赏析38

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全诗是什么?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

何当脱尘网,逍遥任去来。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文名,曾任吴兴主簿、建康侍诏,后为奉朝请,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吴均的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曾称赞说:“吴均之文,有如古锦,长短虽异,而皆丽。”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山谷,从竹林的缝隙里看落日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向屋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不是没有远游的打算,只是因为尘世中有太多的哀愁,什么时候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逍遥自在地往来于天地之间呢?

释义

前四句描述了山中幽静闲适的自然景象,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向往自由的情感。“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直接表达了诗人虽有远游之心,但尘世中的哀愁却让他难以释怀,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哀愁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见来烟”和“窥落日”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的幽静和闲适,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

“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们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心态,在尘世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琐事和哀愁所困扰,难以摆脱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而诗人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吴均一生仕途并不显达,曾一度因私撰《齐春秋》而获罪免职,他一生好学不倦,富于文名,游历山水名胜,写下诸多名篇佳作,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时,面对自然美景,内心却充满尘世哀愁,从而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尘世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