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相逢政好论衷曲,奈此匆匆别意何。的解释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临江仙·送钱穆父

相逢政好论衷曲,奈此匆匆别意何。的解释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

江风清彻骨,山月照征衣,相逢政好论衷曲,奈此匆匆别意何。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在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度春秋,我常常想望江湖上的你,你踏遍天涯路,满身沾染了红尘,相见时依然像春天一样温暖,你心如古井之水,波澜不惊,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

我惆怅地望着你连夜出发,淡月微云下送你离去,饯别的酒宴前,不用翠眉紧锁,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也是漂泊的行人。

傍晚的景色落入酒杯中,眼前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同翠堆,我认识那岷山、峨眉山春雪融化的波浪,初来时像万顷葡萄涨潮一般。

江风清冽,吹得人彻骨寒冷,山月皎洁,映照着征人的衣裳,我们正好相逢,畅谈衷肠,却奈何这匆匆的离别之情呢?

释义

这首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下片写月夜送别友人时的惆怅,词人通过对月夜江上送别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也抒发了词人自己身世漂泊之感,全词意境开阔而情调哀伤,充满浓厚的抒情色彩,堪称东坡居士的代表作之一。

赏析

“相逢政好论衷曲,奈此匆匆别意何”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相逢时的喜悦和离别时的无奈,词人用“政好”二字,强调了相逢时的美好时光,而“奈此匆匆别意何”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惆怅,这两句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送别友人钱穆父而作,钱穆父,名勰,字穆父,是苏轼的挚友,当时,钱穆父被朝廷任命为瀛洲(今河北河间)知州,苏轼在送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离愁别绪,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词人自己身世漂泊的感慨。

苏轼的这首《临江仙·送钱穆父》以其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送别诗中的佳作。

“相逢政好论衷曲,奈此匆匆别意何。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