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句漏小住亦多时,便欲从此凌寥廓。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句漏山行

句漏小住亦多时,便欲从此凌寥廓。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屈大均

句漏小住亦多时,便欲从此凌寥廓。

云开万壑千峰出,风定一川明月落。

丹灶烟销鹤未还,仙家何处问桃源。

空余流水碧潺潺,似与幽人共寂寞。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介子,一字翁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等,屈大均一生不忘反清复明,诗文中多有寄托,其诗作气魄雄浑,声调高昂,对当时政治现实多所反映;散文亦写得流畅峻洁。

译文

在句漏山小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心中便萌生了从此超脱尘世、凌越云霄的念头,云雾散去,万千山壑与峰峦显露无遗,风静之时,明月倒映在河川之上,仿佛要落下一般,炼丹的炉灶已经冷却,仙鹤还未归来,想要询问仙家的桃源仙境究竟在何处,只留下碧绿的流水潺潺作响,似乎与我这幽居之人共同品味着寂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句漏山小住期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向往,首联点明小住已久,心生超脱之意;颔联描绘云雾散去、明月倒映的美景;颈联写炼丹炉冷、仙鹤未归,暗示仙境难寻;尾联则以流水潺潺、幽人寂寞作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仙境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句漏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描绘云雾、明月、丹灶、仙鹤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氛围,诗人也通过“空余流水碧潺潺,似与幽人共寂寞”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屈大均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他一生不忘反清复明,但现实却让他深感无奈,在句漏山小住期间,他或许是为了逃避现实的纷扰,或许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流露出的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正是诗人内心矛盾与挣扎的体现,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句漏小住亦多时,便欲从此凌寥廓。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