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不知谁戴氏,仿佛泛山阴。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山行遇隐者

不知谁戴氏,仿佛泛山阴。出自哪首诗?

唐·贾岛

云深草木长,山路入云林。

不知谁戴氏,仿佛泛山阴。

岩扉松径小,石屋竹窗深。

莫道无来客,清风自有心。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因还俗参加科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风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推敲字句,有“推敲诗人”之称,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题材窄狭。

译文

在云雾缭绕、草木茂盛的深山中,我踏上了一条通往云林深处的山路,不知道这里住着哪位姓戴的隐士,只感觉他仿佛就隐居在这山阴之处,岩壁间的松径狭窄,石砌的小屋和竹编的窗户显得幽深静谧,不要说这里没有来客,清风也懂得这里主人的心意,时常光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偶遇一位隐士居所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山林的幽静、草木的茂盛以及隐士居所的简陋而幽深,展现了隐士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也借清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隐居图,首联“云深草木长,山路入云林”以云雾缭绕、草木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颔联“不知谁戴氏,仿佛泛山阴”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隐士的形象,同时用“仿佛泛山阴”来描绘隐士的隐居生活,既神秘又富有诗意,颈联“岩扉松径小,石屋竹窗深”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所的简陋而幽深,与山林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尾联“莫道无来客,清风自有心”则以清风自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隐士虽隐居山林,但并不孤独,因为清风、明月等自然之物都是他的知己。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坎坷,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参加科举,但未中第,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向往隐逸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林时,偶遇一位隐士居所,有感而发所作,通过描绘隐士的隐居生活,贾岛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个性自由、向往自然的精神风貌。

“不知谁戴氏,仿佛泛山阴。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