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7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清冷,辽阔的秋水随天势奔涌流去,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群山对我就像玉簪和螺髻一样攒集,斜阳照着楼房,孤雁伴着哀鸣,我这个江南游子悲愤难平,我看完宝刀,拍打栏杆,却没有人领会我登临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就像桓温北伐时看到当年自己种下的柳树已经长到十围那么粗了,而树都已经这样!又怎能叫我不悲伤得热泪横流?

(注: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虽非直接出自本词,但意境与“可惜流年,忧愁风雨”等句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

释义

“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这句虽非原文,但可理解为:自古以来,这茫茫世间,有多少英才豪杰的才华与抱负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了,这与辛弃疾词中表达的英雄无用武之地、时光荏苒、壮志难酬的感慨相契合。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词的下片则直抒胸臆,抒发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全词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词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豪放不羁、慷慨激昂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南归已经七八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只是一再出任地方官,这一次,他来到建康(今江苏南京),登上赏心亭,眺望江山,凭栏怀古,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词中表达了词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豪放不羁、慷慨激昂的个性。

“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