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2

这首包含关键词“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登宝岫寺》,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出自哪首诗?

登宝岫寺

清·查慎行

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

江流争一线,云树失千巅。

日暮烟霞起,风高鸟路闲。

何须更惆怅,且自看青山。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查慎行学识渊博,诗才横溢,是清初“浙西派”诗坛领袖之一,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站在宝岫寺高处眺望)

云雾缥缈仿佛能飞越千里之遥,俯瞰大地,八方疆土尽在朦胧之中。

江水在远处汇聚成一线,云雾缭绕中树木的顶端若隐若现。

日暮时分,烟霞四起,风高云淡,鸟儿归巢的路途显得格外悠闲。

何必再为世事惆怅呢?不如暂且欣赏这眼前的青山美景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宝岫寺后所见的壮丽景色,通过“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等句,展现了高山之巅云雾缭绕、视野开阔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流、云树、烟霞、鸟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极具特色,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宝岫寺的壮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首联“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气势,颔联“江流争一线,云树失千巅”则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景色的细腻与生动,颈联“日暮烟霞起,风高鸟路闲”则通过时间的推移,将景色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尾联“何须更惆怅,且自看青山”则以诗人的情感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

创作背景

查慎行在清代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这首诗《登宝岫寺》很可能是诗人在游览宝岫寺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登上高山之巅后,诗人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愿沉浸在这宁静而美丽的景色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缥缈飞千里,空濛俯八埏。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