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28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寂静无人的环境中我掩上了柴门,面对着苍茫的暮色,心中无限感慨,鹤的巢穴筑在松树之上,人的踪迹却稀见于这简陋的门前,嫩竹节上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落尽,只剩下枯败的荷叶还挂在枝头,内心宁静专一则能感觉到世俗的偏远,地处偏僻则惊讶于春天的到来竟然如此之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静谧与清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对世俗的远离感,以及因地处偏远而对春天迟来的惊讶。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幽静、自然景物的生机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特别是“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远离,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信奉佛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既体现了诗人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尘世的普遍心态。

“心清知俗远,地僻讶春迟。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