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6)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咏史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出自哪首诗?

朝代:南宋

作者:谢枋得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万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怀王不作楚魂招,屈子忠魂何处消?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

空将千载英贤泪,洒向汨罗江上潮。

作者简介

谢枋得(1226年—1289年),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他自幼聪颖好学,文章奇绝,成年后更是学识渊博,名贯一时,在元朝统治期间,他坚决不仕,最终被杀害,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

译文

巴山蜀水凄凉之地,我被贬谪二十三年。

即使万死南荒我也不怨恨,因为这次游历的奇遇是平生少有的。

怀王不招楚魂归来,屈子的忠魂何处安息?

周朝的粮食养不肥清廉高洁的身体,楚国的琴弦难以系住忠直之臣的灵魂。

只能将千载以来英贤的泪水,洒向汨罗江上的潮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屈原的遭遇和忠诚,表达了作者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诗中“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两句,意为周朝的粮食无法滋养清廉高洁的身体(暗指屈原不愿食用敌国的粮食),楚国的琴弦也难以系住忠直之臣的灵魂(暗指屈原的忠诚无法被世俗所束缚)。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深沉悲壮,情感真挚,作者通过描绘屈原的遭遇,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诗中“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两句,更是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屈原的高尚品质和忠诚精神,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蒙古军队的威胁,作者谢枋得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抗元名将,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在这首诗中,他借屈原的遭遇和忠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周粟不肥清圣肉,楚丝难系直臣魂。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