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扬雄宅

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下一句是什么?

唐·刘禹锡

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独谢玄晖。

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壮阔,常借自然景象抒发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等职,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谪,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尤其在诗歌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自古以来建功立业的大多是年轻人,能够理解我心意的只有谢朓(玄晖为其字),庭院中已经长满了书带草,旁人却错误地将这里认作是扬雄的宅邸。

释义

首句“自古功名属少年”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建功立业的向往和感慨;次句“知心惟独谢玄晖”则借南朝文学家谢朓(谢玄晖)之名,抒发自己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后两句“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通过描绘庭院中的书带草和旁人的误认,暗示自己虽才华横溢却未得时用的境遇,同时也隐含了对古代文学家扬雄的敬仰和自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句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了青春建功立业的重要性;次句则通过谢朓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知音难觅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书带草和扬雄宅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虽才华横溢却未得重用的境遇,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先贤的敬仰和自比,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贬谪期间所作,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谪,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在贬谪期间,他深感人生无常,知音难觅,同时也对古代文学先贤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庭院中的书带草和旁人的误认,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未得时用的境遇,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先贤的敬仰和自比。

“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