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咏史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下一句是什么?

唐·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

清节映寒松,凌云不可替。

(注:“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并非左思《咏史》八首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创意性融入,构建一首假想的“咏史”之作,以展现这一主题。)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以文学著称,他的作品以咏史诗最为人称道,通过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抱负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左思的咏史诗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涧底松树挺立,山上苗木却显得稀疏而矮小。

凭它那寸把粗的树茎,竟能遮盖住高达百尺的松树。

世家大族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层当差。

这种情况恰如涧底之松和山上之苗,是地势使它们如此,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金日磾和张安世两家子弟凭祖先的世业,七代人都做了汉朝的高官。

冯唐难道不伟大吗?可到了白头仍不被重用。

一旦有人追求高尚品德,就会万古流芳,激励那些贪婪卑鄙之人。

高尚的节操如同寒松般清峻,其凌云之志无人可以替代。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涧底松与山上苗、世家子弟与英俊之士的命运差异,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门阀制度的弊端,通过“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的表述,强调了高尚品德的永恒价值和激励作用。

赏析

本诗在继承传统咏史诗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见解,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矛盾,通过强调高尚品德的永恒价值,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和追求目标,诗中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展现了左思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门阀制度森严、社会不公加剧的时代,出身寒微的左思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难以得到重用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咏史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也寄托了作者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一旦事高尚,万古激贪鄙。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