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出自哪首诗?

《庭中桂》

唐·王绩

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

芳意何曾歇,香风自独妍。

秋来金叶满,春去碧枝连。

莫道花开晚,常言月影圆。

作者简介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唐初文学家、诗人,他性情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隋末举孝悌,不中,遂怀志隐逸,唐武德初,待诏门下省,待诏六合县丞,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自号“东皋子”,贞观中,诏以太乐丞征之,时人皆疾其狂放,他遂托疾辞归,其诗文多以酒为题材,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对封建礼教表示不满,有时也流露出避世思想,语言质朴自然,洗尽铅华,风格近似陶渊明。

译文

荆花已经开得灿烂夺目,桂树也长得团团圆圆,它们的芬芳之意何曾停歇,香风独自妍丽飘散,秋天到来时,金黄的叶子铺满枝头;春天离去后,碧绿的枝条依然相连,不要说桂花开得晚,人们常说月亮也有圆满之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荆花和桂树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感慨,荆花烨烨,桂树团团,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坚韧;芳意不歇,香风独妍,则表现了生命的美好和持久,秋来金叶满,春去碧枝连,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而莫道花开晚,常言月影圆,则寓意着无论遭遇何种困境,生命总有其美好和圆满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以荆花和桂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敬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荆花和桂树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读者眼前,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即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绩隐居东皋期间,在隐居生活中,王绩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通过观察荆花和桂树的生长状态,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绩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