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浣溪沙·洞庭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全诗是什么?

宋·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长与岳阳翻鼓角,不容渔父扣舷歌。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因直言触怒秦桧,出知福州,秦桧死后,复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迁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兼侍讲,又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兼领建康留守,因力赞张浚北伐,以“反对和议”为由,落职北归,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除知抚州,未赴,改知平江府,未及到任,又改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治有声绩,乾道五年(1169年),因病逝世,年三十八岁,其词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阔大而情调哀伤,多抒发爱国思想,有《于湖集》《于湖词》等传世。

译文

我走遍了潇湘二水的沿途,一直来到了洞庭湖畔,举目望去,楚天辽阔,远处群山青翠连绵,那漂泊江湖的游女,真辛苦你对我如此思念;被贬谪离开国都的骚人,真是白白地把我招唤,岳阳楼上,军鼓号角长鸣不息,怎能让渔翁安然扣舷高歌?

释义

这首词上片写词人泛舟洞庭湖所见之景,下片则抒发词人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词人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漂泊江湖的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湖光山色和词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上片“行尽潇湘到洞庭”一句,既点明了词人的行程,又突出了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周围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感受。

下片则转入抒情,词人通过“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两句,表达了自己漂泊江湖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被贬谪离开国都的骚人的同情和感慨。“长与岳阳翻鼓角,不容渔父扣舷歌”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懑之情。

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充分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南宋朝廷面临着金国的威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张孝祥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自己的个人遭遇感到无奈和愤懑,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他也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望。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