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的释义

8个月前 (01-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辟地营田真上策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的释义

唐·杜甫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

边烽遥映千重塞,农事初兴万顷田。

雨足高田如种水,云开平野似铺烟。

吾皇忧国思良佐,早晚飞书下日边。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开垦荒地经营农田确实是上等的策略,稻谷和高粱已经堆满了仓库,边疆的烽火在遥远的地方映照着层层的边塞,农田的耕作刚刚兴起,万顷良田生机勃勃,雨水充足,高处的田地就像在水中种植一样,云彩散开,平坦的原野就像铺开的烟雾,皇上忧虑国家大事,思念贤能的辅佐之臣,早晚会派遣使者带着诏书从京城来到边疆。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甫对于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态度,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描绘农田的丰收景象和边疆的安宁,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期望,也透露出对朝廷能够重用贤才,以图国家长治久安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辟地营田”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农田的丰收景象和边疆的安宁,诗中“稻粱已见满仓囷”一句,直接点明了农业生产的成果,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发展的肯定,而“边烽遥映千重塞”一句,则通过边疆烽火的描绘,暗示了国家的安宁和边疆的稳定,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在边疆或接近边疆地区生活的时候,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急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稳定社会和经济,杜甫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深刻认识到农业生产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期望,他也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贤才,以图国家长治久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期望。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