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式微纵自嗟来暮,却喜鱼矶梦始安。的释义

8个月前 (01-0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式微纵自嗟来暮,却喜鱼矶梦始安。的释义

题梦鱼矶

唐·杜荀鹤

式微纵自嗟来暮,却喜鱼矶梦始安。

钓得锦鳞随浪去,此身长与白云闲。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庐山,并游历各地,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诗人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事业衰微,我时常感叹自己来得太晚,无法施展抱负;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鱼矶旁,我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之梦,钓起一条美丽的锦鳞鱼,随着浪花让它自由离去,从此我的身心都与那悠悠的白云相伴,享受着闲适自在的生活。

释义

“式微纵自嗟来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未成的遗憾和自责;“却喜鱼矶梦始安”则转折出诗人在鱼矶旁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安宁;“钓得锦鳞随浪去”描绘了诗人钓鱼并放生的场景,象征着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此身长与白云闲”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白云为伴,过上闲适自在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梦鱼矶”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在鱼矶旁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式微纵自嗟来暮”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事业未成的遗憾;但紧接着的“却喜鱼矶梦始安”则转折出诗人在鱼矶旁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后两句通过描绘钓鱼并放生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闲适自在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庐山期间,在历经多次科举不第和仕途不顺后,杜荀鹤对世俗名利逐渐产生了淡泊之心,他选择隐居庐山,过上了与山水为伴、与白云为友的闲适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多首反映自己内心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作,《题梦鱼矶》就是其中的一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在晚年时期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式微纵自嗟来暮,却喜鱼矶梦始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