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的解释

8个月前 (01-0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山斋

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的解释

唐·韦应物

高斋复晴景,延眺属清秋。

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

风带晚花急,江鸣夜雨收。

岩扉晴初辟,林蔼晚未凋。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在高高的书斋中再次迎来晴朗的景色,我延长眺望,正属于清凉的秋天,在台阶下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秀丽的景色仿佛就在座位间展开,晚风带着落花匆匆而过,江面上夜雨的声音也渐渐停歇,岩石间的门户在晴天初开时显得特别清新,林间的雾气在傍晚时分还未完全消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斋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以及晴朗的天气和清秋的季节;颔联通过“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水声和景色的美妙;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晚风、落花、江雨、岩石、林蔼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斋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两句尤为精彩,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将山斋中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十分顺利,曾多次遭贬谪,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斋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淙声阶下听,秀色座间披。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